2024年4月浙江自考《古代汉语》练习试题27

七、古文阅读题

阅读下面一段古文,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。

楚庄王好猎,大夫谏曰:“晋楚敌国也。楚不谋晋,晋必谋楚。今王无乃耽于乐乎?”王曰:“吾猎,将以求士也。其榛藂刺虎豹者,吾是以知其勇也;其攫犀搏兕者,吾是以知其劲有力也;罢田而分所得,吾是以知其仁也。”因是道也,而得三士焉,楚国以安。故曰,苟有志,则无非事者,此之谓也。汤之时,大旱七年,雒坼川竭,煎沙烂石。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,教之祝曰:“政不节耶?使人疾耶?苞苴行耶?谗夫昌耶?宫室营耶?女谒盛耶?何不雨之极也?”盖言未已而天大雨。故天之应人,如影之随形,响之效声者也。

(1)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(

55.其攫犀搏兕者,吾是以知其劲有力也

攫:

56.雒坼川竭

坼:

57.宫室营耶

营:

58.如影之随形,响之效声者也。

(2)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词性和意义(或语法作用)

59.吾是以知其仁也。

是以:

60.楚国以安。

以:

61.苟有志则无非事者。

苟:

62.政不节耶?使人疾耶?

耶:

(三)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文

63.今王无乃耽于乐乎?

64.罢田而分所得。

65.因是道也,而得三士焉。

(四)66.在“何不雨之极也”和“盖言未已而天大雨”两句中,“雨”的词性和意义是什么?说明判别其词性的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