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浙江自考《古代汉语》练习试题19

11.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假借义的一句是()

A.常思奋不顾身,以徇国家之急。

B.百亩久之田,勿夺其时,数口之家可以无飢矣。

C.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

D.望长楸而太息兮,涕淫淫其若霰。

12.下列各项说法完全错误的一项是()

A.“味其言,兹若人之俦乎”中的“俦”是“同类”的意思。

B.“既醉而退,曾不情去留”中的“去留”是“或去或留”的意思。

C.“益烈山泽而焚之”中的“焚”字用的是本义。

D.“又四年,吾往河阳省坟墓”中的“省”含xǐng。

13.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同义连用现象的一句是()

A.田地肥广,草木饶衍。B.上下相反,好恶乖迕。

C.是以人民衆而货财寡。D.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。

14.“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曰‘非我也,兵也’”中,“兵”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()

A.先礼后兵B.穷兵黩武C.短兵相接D.兵不厌诈

15.《五柳先生传》一文中的“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”的“晏如”应解释为()

A.安然自若的样子B.穷困潦倒的样子

C.忧心忡忡的样子D.孤独寂寞的样子